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21世纪的管理需求,它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、提高工作效率、减少事故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各生产单位、管理单位涉及影响职业健康及生产安全情况的污染源很多,有物理的、化学的、生物的、心理生理的行为以及一些其他危害,很可能会损坏财物、危害环境、影响人体健康,甚至造成伤害事故。具体说来,主要包含噪音、振动、电磁辐射、照明照度、室内空气污染、各类化学品(如可燃性气体、灭火剂、杀虫剂等化学试剂)的污染。
现代文明同时意味着污染源时刻伴随人类左右,这些污染源有些是显而易见的,有些是潜藏不易察觉的,而有些是人们能够感受到,却因为太过普遍或习以为常而忽视了。其实,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。因此,尽量减少或避免污染很重要。
我们该如何理性认知周围所处的生活与工作环境?如何鉴别与判定污染源及其危害程度?通过广电计量的专业测量和评估,有助于我们做出科学客观的判断,并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办法和措施,以保障我们所处的环境的是安全的。
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
危害类别
|
危害项目
|
对人体/环境的危害
|
评估方法
|
|
职业健康 | 物理因素 | 噪声 |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会产生头昏、耳鸣等症状,还可能造成永久性失聪。 |
测量
|
照明及能见度 | 照明度高或低,均会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,赞成视觉疲劳、视力下降。 |
测量
|
||
降雨、雾、霾、沙尘暴等天气能见度较差,影响司机行车安全。 |
评估
|
|||
温度 | 高温作业对循环系统、消化系统、泌尿系统、神经系统等均会产生影响。 |
测量
|
||
振动 | 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,可致手麻、手胀、手痛、手胀多汗、手臂物理和关节疼痛等,甚至导致手臂振动病(职业病)。 |
测量
|
||
空气质量 | 室内空气质量差,人员会出现易常感冒,群发行皮肤过敏、喉咙痛、呼吸道发干、头晕、易疲劳等症状。 |
测量
|
||
室外空气污染可使易感人群症状轻度加剧,使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、运动耐受力降低,并出现严重症状。 |
测量
|
|||
辐射 | 辐射环境对人体危害极大,还可能促进癌细胞生长。 |
测量
|
||
化学因素 | 油漆 | 长期大量使用劣质油漆,会导致大脑细胞受损。 |
测量
|
|
杀虫水 | 对肌体神经系统存有毒性,会引起神经麻痹、感觉神经异常。 |
评估
|
||
实验室化学品 | 详细危害信息见《化学危害沟通程序》 |
评估
|
||
煤气 | 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,导致急性中毒,对人体伤害极大。 |
测量
|
||
天然气 | 有麻醉作用,导致神经功能紊乱,表现为急性中毒与慢性危害。 |
测量
|
||
汽油、柴油 | 易燃,对机体的神经系统有选择性损害。 |
测量
|
||
二氧化碳灭火剂 | 在低浓度时,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,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。 |
测量
|
||
六氟丙烷、七氟丙烷灭火剂 | 当浓度达到10%以上,会出现不适,时间长了会有生命危险。 |
测量
|
||
无水乙醇(酒精) |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,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、慢性胃炎、脂肪肝、肝硬化、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。 |
测量
|
||
六氟化硫 | 纯净SF6气体无色无嗅、基本无毒,但放电作用下能分解出多种有毒物质。 |
测量
|
||
氮气 |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,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,引起缺氧窒息。 |
测量
|
||
氧气 | 常压下,当氧的浓度超过40%时,有可能发生氧中毒,严重时可致失明。 |
测量
|
||
乙炔 | 具有弱麻醉作用,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。 |
测量
|
||
生物危害 | 蚊、虫、鼠、细菌等能传播达近百种疾病。 |
评估
|
||
人机功效 | 不恰当的人、机、环境匹配,影响人员健康和工作效率。 |
评估
|
||
心理因素 | 对周围事物认知的差异,竞争、失业、家庭、信息爆炸、冲突的增加、失败、欲望、期望值高、攀比等会造成心理压力。 |
评估
|
||
环境危害因素 | 光污染 | 电焊器、医疗消毒等人工紫外光源,可导致电光性皮炎或电光性眼炎。 |
测量
|
|
工业废料 | 废弃电缆电线、电气设备 |
评估
|
||
空调制冷剂氯氟烃和保温层中的发泡剂氢氯氟烃破坏大气臭氧层。 |
评估
|
|||
废打印机、复印机硒鼓 |
评估
|
|||
废电池中的汞溢出进入土壤或水源,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,损伤人的肾脏。 |
评估
|
|||
绝缘油、车辆里的废机油即危害人的健康亦危害环境。 |
评估
|
|||
润滑油:急性吸入可出现头晕、恶心,引起油脂性肺炎,或接触性皮炎。 |
评估
|
|||
电脑、照相机、摄像机、液晶显示器等含有汞、铅、镉和铬化物。汞主要损坏肾脏和破坏脑部;六价铬能穿过细胞膜被吸收产生毒性,引起支气管哮喘,损坏DNA。 |
评估
|
|||
生活垃圾 | 衍生的大量病菌,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引起各种疾病的传播和蔓延。 |
评估
|
||
自然资源消耗 | 电力系统建立与操作应避免消耗过多自然资源,如土地资源、水资源等。 |
评估
|
||
排放物 | 生活废水、汽车尾气、厨房油烟、人体排放物、设备热量 |
测量
|
||
其他 | 其他危害因素 | 其他危害 |
评估
|
环境职业与健康检测项目
类别
|
危害项目
|
项目名称
|
测量方法/依据
|
|||
职业健康 | 物理因素 | 噪声 | 内部噪音 |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 噪声GBZ/T 189.8-2007 | ||
边界噪声 |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 12348-2008 | |||||
照明及能见度 | 自然采光、人工照明 | 照明测量方法GB/T 5700-2008 | ||||
应急疏散照明 | ||||||
安全照明 | ||||||
备用照明 | ||||||
室外照明 | ||||||
能见度 |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(第六版)第9章能见度的测量 | |||||
振动 | 室内振动 |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| ||||
第9分:振动 GBZ/T 189.9-2007 | ||||||
环境振动 |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 GB 10071-88 | |||||
化学因素 | 空气质量 | 室内空气质量 | 总挥发性有机物 | 气相色谱法GB/T 18883-2002附录C | ||
苯 | 气相色谱法GB 11737-89 | |||||
甲醛 |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GB/T 18204.26-2000 | |||||
氨 |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GB/T 18204.25-2000 | |||||
氡 |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GB/T 16147-96 | |||||
二氧化碳 |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检验方法GB/T 18204.24-2000 | |||||
温度 | 公共场所室内温度测定方法GB/T 18204.13-2000 | |||||
湿度 | 公共场所室内相对湿度测定方法GB/T 18204.14-2000 | |||||
可吸入颗粒物 | 室内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卫生标准 GB T 17095-1997 | |||||
新风量 |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示踪气体法GB/T 18204.18-2000 | |||||
换气率 | 公共场所室内换气率测定方法 示踪气体法GB/T 18204.19-2000 | |||||
甲烷 | ||||||
氢气 | ||||||
一氧化碳 | GB-T 18204.23-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测定方法 | |||||
可燃气体检测 | 气相色谱法《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》(第二版) | |||||
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| 气相色谱法《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》(第二版) | |||||
菌落总数 |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测定GB/T 18204.1-2000 | |||||
氧气含量 | 奥氏气体分析法《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》(第四版增补版) | |||||
二氧化碳 | 容量滴定法GB/T 18204.24-2000 | |||||
其它成分检测 | 气相色谱法《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》(第二版) | |||||
环境空气质量 | 二氧化硫 | 甲醛吸收-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/T 482-2009 | ||||
可吸入颗粒物 | 环境空气 PM10和PM2.5的测定 重量法 HJ 618-2011 | |||||
二氧化氮 |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79-2009 | |||||
臭气 |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/T 14675-93 | |||||
风速 | 数字风速表法GB/T 18204.15-2000 | |||||
温度 | 玻璃温度计法GB/T 18204.13-2000 | |||||
辐射 | 电磁辐射 | GBZ 2.2-2007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 物理因素》 第五章 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 、GB 8702-1988 Regulations for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rotection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| ||||
油漆 | 苯 |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化合物 GBZ/T 160.42-2007 | ||||
甲苯 | ||||||
二甲苯 | ||||||
杀虫水 | 农药残留 | 评估 | ||||
实验室化学品 | 化学试剂 | |||||
煤气 | 一氧化碳 | GB-T 18204.23-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测定方法 | ||||
氢气 | 气相色谱法GB 11737-89 | |||||
甲烷 | 气相色谱法GB 11737-89 | |||||
天然气 | 甲烷 | 气相色谱法GB 11737-89 | ||||
汽油、柴油 | C4~C12烃类 | 气相色谱法GB 11737-89 | ||||
灭火剂 | 二氧化碳 |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检验方法GB/T 18204.24-2000 | ||||
六氟丙烷、七氟丙烷灭火剂 | 气相色谱法GB 11737-89 | |||||
酒精 | 无水乙醇 | 气相色谱法GB 11737-89 | ||||
六氟化硫 | 六氟化硫 | 《电业安全工作规程》(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)DL408-1991/美国EPA320 | ||||
氮气 | 氮气 | 奥氏气体分析法《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》(第四版增补版) | ||||
氧气 | 氧气 | |||||
乙炔 | 乙炔 | |||||
生物危害 | 评估 | |||||
人机功效 | ||||||
心理因素(建立心理因素调查表) | ||||||
环境危害因素 | 光污染 | 同物理因素照明及能见度 | 照明测量方法GB/T 5700-2008 | |||
工业废料 | 评估 | |||||
生活垃圾 | ||||||
自然资源消耗 | ||||||
排放物 | 生活污水 | PH |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 6920-86 | |||
色度 | 水质 色度的测定 稀释倍数法GB 11903-89 | |||||
悬浮物 |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GB 11901-89 | |||||
化学需氧量 |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GB 11914-89 | |||||
五日生化需氧量 |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(BOD5)的测定稀释接种法HJ 505-2009 | |||||
动植物油 |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方法GB/T 16488-1996 | |||||
油烟 | 油烟排放浓度 | 红外分光光度法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-2001 | ||||
其他危害因素 | 生活饮用水 | 总大肠菌群 |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(多管发酵法、滤膜法、酶底物法)GB/T5750.12-2006.2 | |||
菌落总数 |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(平皿计数法)GB/T5750.12-2006.1 | |||||
氟化物 |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GB/T5750.5-2006. 3 | |||||
硝酸盐 |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(离子色谱法)GB/T5750.5-2006 3 | |||||
浑浊度 |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/T5750.4-2006. 2 | |||||
pH |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/T5750.4-2006. 5 | |||||
铁 |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金属指标GB/T5750.6-2006 1.4 | |||||
氯化物 |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GB/T5750.5-2006. 3 | |||||
溶解性总固体 |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/T5750.4-2006. 8 | |||||
总硬度 |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/T5750.4-2006 .7 | |||||
三氯甲烷 |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有机物指标GB/T5750.8-2006 .1 | |||||
四氯化碳 |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有机物指标GB/T5750.8-2006 .1 | |||||
耗氧量 |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有机物综合指标GB/T5750.7-2006. 1 | |||||
挥发酚类 |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/T5750.4-2006. 9 | |||||
氯气及游离氯制剂 |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消毒剂指标GB/T5750.11-2006. 1 | |||||
一氯胺 |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消毒剂指标GB/T5750.11-2006. 3 | |||||
土壤绿化中各类农药及重金属残留 | 汞 | 土壤质量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/T 17136-1997 | ||||
砷 |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/T 17134-1997 | |||||
铅 | 土壤质量 铅、镉的测定KI-MIBK 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/T 17140-1997 | |||||
鎘 | 土壤质量 铅、镉的测定KI-MIBK 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/T 17140-1997 | |||||
总铬 | 土壤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-2009 | |||||
空调冷冻水冷却水水质检测 | 浊度 |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浊度的测定(福马肼浊度)GB/T 12151-2005 | ||||
PH | 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用水中pH的测定GB/T 6904-2008 | |||||
钙硬度 |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硬度的测定GB/T 6909-2008 | |||||
甲基橙碱度 | 工业循环冷却水总碱及酚酞碱度的测定GB/T 15451-2006 | |||||
总铁 |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铁的测定GB/T 14427-2008 | |||||
硫酸盐 | 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硫酸盐的测定GB/T 6911-2007 | |||||
氯化物 | 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化物的测定GB/T 15453-2008 | |||||
游离氯 |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余氯的测定GB/T 14424-2008 | |||||
氨氮 | HG T 2158-1991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铵的测定 蒸馏和滴定法 | |||||
石油类 |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油含量测定方法HG/T 3527-2008 | |||||
化学需氧量 |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化学需氧量(COD)的测定 高锰酸钾法GB/T 15456-2008 | |||||
电导率 |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电导率的测定GB/T 6908-2008 |